因茶兴业 因茶致富——西乡县茶叶产业发展综述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因茶兴业 因茶致富——西乡县茶叶产业发展综述

6月的西乡,连绵起伏的茶园云雾缭绕,空气里散发着清香。茶园里不时可以看到村民背着竹篓采茶,整个乡村美得不可方物。

“雨洗青山四季春,阴晴云雾漫山川”的宜茶环境,使得西乡成为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全县种茶农户达7万余户,从业人员26万余人。2020年,全县茶叶产量1.7万吨,茶叶总产值达22亿元。茶叶产业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

西乡县峡口镇江塝村茶园风景如画

茶园改造增产量

6月8日,在西乡县私渡镇红安社区,村民罗帮明拿着油锯穿梭在茶园里,进行茶树低改。罗帮明说:“这些茶树已经老化,需要将根部以上的部位锯掉,让它重新发芽生长,才能提高产量。”

罗帮明的茶园旁边是其他农户前两年已经低改后的茶树,这些茶树不仅看起来更加整齐,而且相比于未低改的茶树叶子更多,产量更高。

红安社区56岁的茶农向芝明,有9亩茶园,采茶期,他一天可以采200多公斤茶叶。他说:“我2017年就开始对茶园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茶树采茶期提前了,产量也随之增加,相较低改前亩产增加50多公斤,收入也多了,2020年净赚了3万元。”

红安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长军说:“红安社区2019年改造了100多亩茶园,2020年改造了40亩,今年预计改造50亩左右。”

据西乡县茶业局办公室主任罗智斌介绍,西乡县针对不同的茶园进行改树、改土、改园、改管,以提高茶园产出率。对于茶树覆盖度低的茶园进行茶树补植补栽;对于老化茶园,进行改树,使其重新分枝;对于土地贫瘠的茶园,以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等科学的管理方法,挖掘现有茶园的增产潜力,促其增产提效。

作为陕西重要的名优绿茶生产基地,西乡县持续推进茶树改造,提高茶叶产量,促进茶农增收,2020年共改造低产茶园5597.2亩,2021年计划改造1.5万亩。

企业带头促发展

走进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茶香扑面而来。手工精选室里,工人朱元莉正在挑拣茉莉花茶中的杂质。朱元莉是枣园村的村民,来这里打工已经9年了。“每天早晨8点干到下午5点,我在茶香中工作,感觉很开心。”

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规范化种植茶园3000亩,良种科技示范园500亩,现代化清洁生产线7条,年生产能力逾500吨,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茶叶500吨。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从浙江大学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茶多酚无酯化绿色制备技术,以此为基础开发了茶多酚软胶囊、茶爽等系列产品,并通过“一带一路”将产品远销至法国、意大利等国。

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周边村民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带动村级产业优化升级,为50户村民免费提供茶园管理技术指导和产供销服务,并以自身精湛的茶叶技术建立了行业内的高标准。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刘晓锋说:“我们公司会定期培训技师,每期大概能培训300名技师,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内容涵盖采收、加工、存储整个产业链。”

西乡县建成县级茶叶技术推广中心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64家,培养评茶师、茶艺师2000多名,先后组织推广茶叶相关实用技术与科研项目40余个,成功研发生产红茶、黑茶、白茶、保健茶等茶叶新品。

西乡县累计发展茶叶企业315户,其中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0家,建成清洁化生产线66条,清洁化生产实现产茶大镇全覆盖。全县茶农人均纯收入7195元,2253户贫困户7432人通过茶叶实现脱贫,茶产业已成为振兴县域经济、构建和谐西乡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

茶旅融合创新高

西乡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加上生态环境的优美,造就了西乡茶叶富含硒锌和无污染的突出优势。在西乡,茶叶产业直接串联起一二三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茶叶基地,看景、采茶、购茶,成为当地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支点。

峡口镇共有82个茶叶加工厂,人均茶园面积达1.8亩,每年全镇人均茶叶收入可达5000元,茶叶产量可达2100吨。近年来,峡口镇利用茶叶优势大力推动茶旅融合。

在峡口镇江塝村,一排排茶园整齐地占据着整个山坡,浓淡相宜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秀国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江塝村,总经理王欢是位90后姑娘。王欢向记者介绍说:“3月初到5月底是我们村的旅游旺季,来这里感受茶文化的游客可达2万余人,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采茶、品茶,还可以参观茶叶加工流程,大部分游客在体验完会购买茶叶。今年,我们公司截至现在收了700吨鲜叶,而仅旅游的收入也有近60万元。”

在峡口镇白岩村,陕西庆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原先的河滩地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峡口茶叶特色小镇。在这里,游客除了可以感受茶文化,还可以体验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特色服务。

目前,骆家坝镇发展茶叶生产企业6家,农家乐32家,加上独有的红二十九军革命旧址,逐渐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5年来,全镇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2.4亿元。

来源:陕西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